金徽集团

新金肤·新无添加

金肤学堂Knowledge explanation返回首页

面部皮肤微生态失衡是黄褐斑发病的重要因素

2017-11-09 14:33:53Hits:1159



    俗语说一白遮百丑。几乎所有的女性都向往自己面部皮肤白皙、娇嫩。如果您一旦出现了黄褐斑(蝴蝶斑)您就会千方百计的求助于形形色色的祛斑霜,期望有一种神奇的化妆品能在短期内去掉色斑,重现娇嫩。各种报纸、宣传广告、多少个美容院都在大吹大擂,几天内包治黄褐斑,令人不禁产生疑问难道黄褐斑这道医学难题涂几瓶祛斑霜或者是脱几层皮就能迅速治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应该认为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的发病原因还知之甚少。譬如:女性妊娠期、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慢性肝功能不全、日服避孕药、化妆品刺激及日光暴晒都是黄褐斑发病因素。我们在日常门诊中也常碰到不少身体很健康的男性患者也患黄褐斑,而且随着季节的变换色泽深浅亦有不同,通常是夏重冬轻。为了进一步探讨面部黄褐斑的发病原因,我们在微生态专家熊德想教授的指导下,在1997年各个不同的季节应用定量、定位和定性的方法对106例面部黄褐斑病人进行微生态研究,并与55例健康人面部菌群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显示黄褐斑皮损区产色素微球茵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数量增加(18*103cm2)分离率高(79.25%-92.54%)与健康人相比差异显著(P<0.001)。研究结果表明黄褐斑发病与局部微生态失衡有密切关系。


    正常人出生后不久,皮肤上即附有细菌。正常皮肤的菌株可分为皮肤常住菌和皮肤暂住菌。皮肤上主要菌群在葡萄球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球菌及痤疮丙酸杆菌、绿脓杆菌、非放射性分枝杆菌及大肠杆菌等。其中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是皮肤主要的常住优势菌,菌群之间存在共生或抬抗作用。皮肤有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如果宿住的皮肤环境和菌群之间处于不协调状态,即微生态失衡,就会造成皮肤的病理损害。微生态系的大部分暂住菌可通过其特殊的配体,透过皮肤的保护膜和表皮,进而达真皮,并可诱导真皮免疫反应,导致局部或系统疾病。有实验对黄褐斑皮损处的皮肤和健康人的皮肤进行菌群培养和鉴定得到以下结果:主要的常住菌中表应葡萄球菌活菌数与分离率差异不明显;皮肤主要厌氧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活菌数和分离率有显著差异:黄褐斑病人皮损区分离率明显低于正常人。微球菌及暂住菌(其它产色素微球菌、革兰氏阴性菌)的活菌数和分离率亦有显著差异:黄褐斑病人皮损区的活菌数和分离率都高于正常人。由于常住厌氧菌的数量和分离率明显减少,使皮肤定植抗力(机体对外来菌(致病菌或非致病菌)在某部定居的阻抗力)降低以及细菌之间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和干扰现象减弱,因而导致其它色素微球菌大量繁殖,并与表皮粘附、结合,它们产生的色素超过皮肤局部的自净能力,而被皮肤吸收、沉积于表皮内。在一定温度内,随温度升高,其活菌数增多,产色素加深,这可能是黄褐斑春夏色素加深或复发、冬季减轻甚至消失原因之一。基于上述理论我们使用微生态制剂即菌群调整疗法治疗黄褐斑5例。结果表明显效16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2%对治疗前后的菌群进行对比,共生菌表皮葡萄球菌数和分离率改变不明显,说明它在本病发病过程中可能不起作用,但痤疮丙酸杆菌、微球菌、其它产色素微球功及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活菌数及分离率改变明显。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其它产色素微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对该病的影响最大。经治疗后的黄褐斑患者与健康者相比,表应葡萄球菌、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棒杆菌,其活菌数及分离率差异不显著。痤疮丙酸杆菌、微球菌、其它产色素微球菌的活菌数差异显著。实验结果表明菌群调整疗法治疗黄褐斑的可能机理在于增加常住厌氧菌的定植率,减少暂住菌的定植率,特别是其它产色素微球菌,从而逐渐恢复皮肤局部微生态平衡,减少皮肤对色素的吸收和沉积,使用色素沉着逐渐消退。这进一步说明黄褐斑的发病与皮肤菌群改变即微生态的紊乱有关,并展示皮肤微生态疗法可望成为治疗黄褐斑的一种有效手段。


什么是无添加?


    ①不添加《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禁用、限用、准用防腐剂


    ②不添加儿童孕妇护肤品禁用、限用成分


    ③不添加合成色素、不添加合成香料、不添加矿物油脂


    ④不添加违禁物质(重金属、荧光剂、激素、药物成分等)